谦金

【楼诚】定南城(201)胜利之日

201 胜利之日

明台路过前门大街,看见扛大包的、拉洋车的,心里莫名怅然。他甚至想,如果王天风是个拉洋车的就好了。洋车拉不下去,他还可以去扛大包,天底下百样营生,总不至于饿死。可王天风是军统,又是执着到死的个性,没把搞情报当成扛大包,将它当成了毕生的事业。

王天风一生都是要做这个的,如果做不成这个,他做别的都庸碌无为。他把这个,当作他的道。进了山门入了庙,头上烫过戒疤,他此生就再不动别的心思了。

国军里确实不乏把上香诵经当门营生的,剃度剃得轻易,还俗也心无挂碍。但显然,其中不包括王天风。不仅王天风,庙里也有其他僧人是真心奉道的。

跟他们这些人说太上老君多好,没意义。

 

去南京前,明台跟阿诚曾把面对审讯所有的说辞都对过一遍。明台一度有个相当危险的想法。

“能不能说王天风是我们的地下人员?”

阿诚说他昏了头。

“且不论这个谎有多难圆、被识破会有什么后果,单说王天风。他会配合你撒这个谎吗?”

阿诚和明楼给他分析了王天风的处境,起义、投诚、投降有什么区别,王天风在眼下可以得到的最好结果是什么,都一一细说过。

结论就是,如果王天风不配合,他们把假话编得再真也没有任何作用。

事实也确如明楼和阿诚所料。

十年功德林,不算最坏的结局。明台也不明白他在难过什么,但他真真切切地觉得难过。

 

回北平之后,明台话少了很多。阿诚甚至感觉,自己从南京带回来的是郭骑云。闷头干活,不太说话,连抱怨都甚少抱怨。明台稳重了许多,成熟了许多,懂事得让阿诚觉得,有时候所谓成长,大多叫人酸涩。

明台失去了一部分东西,并且永远不可能再找回来了。

自37年至今,阿诚也失去了很多东西。不光是他,所有人都失去了很多。阿诚总是想起伏龙芝军校老师的话。

你打过仗吗?

要以最快的速度爬起来。

所以他爬起来了,明台也爬起来了。不管身上有多少血污,不管脸上是汗还是泪,也不管旁边那具尸体躺的是谁,他们强挣着爬起来了。

爬起来还要往前,一瘸一拐地往前。

明楼是个爱想旧事的人,阿诚以前是,但从一些时刻开始,阿诚知道自己跟明台一样,再不往回看了。

不回想,不敢想。

就在张荫梧死后不久,阿诚又梦到他。张荫梧在哭,他跟阿诚说,我的国家,我的党,它不要我了。

七尺高的汉子哭的时候竟然能那么哀恸。

 

阿诚太渴望胜利了,太渴望安定了。他想象中的胜利之日,绝对是会久旱逢甘霖般地欣喜若狂的。他要放鞭炮,他要敲锣打鼓,他要站在城墙上,远远地呼喊着迎接进城的队伍。

但真的胜利这天,他却在哭。

来之不易的心酸?喜极而泣的欢欣?好像都不是。

他哭他失去的那部分,他哭他的祖国永远失去的那部分。胜利之日,更像一个追思溯旧之日。他们盘点自己收获多少时,必然要面对不可计数的令人心痛的损失。

封侯拜将之日,他是会挡掉同僚贺酒,独自一人跑到烽火台上,向着西北哭的人。

恰好明家,都是这样的人。

 

外面放着礼花,嘭嘭的,时不时的映亮窗户。于曼丽包着饺子,偶尔会被鲜亮眩目的色彩吸引,失神地盯着窗外。

“想看就出去看看吧。”阿诚手里擀着皮,头也不抬地说到。

“不用了,在这儿看看就挺好。”于曼丽轻声回答,瞟了一眼厨房里烧火的明台。

“去看看吧,没事的。”阿诚声音和缓地鼓舞着于曼丽,手下动作没停过。

“那我去院里看一会儿。”于曼丽双手互相拍拍,拍掉手上的白面,脚步轻快地向外面去了。

不一会儿就听见厨房那边两人叽叽喳喳地说什么悄悄话,明台也站到了院子中间。两人肩并肩地仰着头,于曼丽还伸手指着其中一个。

明楼把包好的饺子列队似的排整齐,等着阿诚把新从瓷盆里拿出来的面切好,再团成一个个的小团。

“酒酿圆子应该好了,给你先舀一碗垫垫?”

听明楼这么问,阿诚道了声好。

明楼起身,顺手把放满饺子的篦子端出去。

酒酿是明楼下午做的,头一回弄,反复试了几次。今天是个大日子,按往常的习惯都要开酒的。但明楼知道阿诚不是个借酒消愁的人,这样的心情之下非要喝点酒消解的话,反倒糟践了这份心。

所以明楼取而代之做了点酒酿,是这么个意思。

“好喝吗?”明楼给自己也舀了一碗。

“不错。”阿诚点点头,表示正宗。“曼丽和明台喝了没?”

“两人挨着锅边喝了好几碗,”明楼示意阿诚不用操心那俩小的,“还凑在一块说话呢。”

阿诚应了一声,喝完放下碗又继续擀皮。

“我爹刚才来电话了。”

“哦?”明楼勺子停在半空,抬眼看着阿诚。

“湖南那边都安顿好了,家里人也都搬了过去。他现在在北平,参加完开国大典之后会有一段空闲,他想见见我。”阿诚跟明楼交代着程潜电话里的事。

“应该的。”明楼搅着碗里那点汤汤水水,心不在焉。

 

“你父亲以后会长驻北平吗?”明楼没有意识到,他问这个问题时,眉已经蹙成了一团。

“这个没提。”阿诚回想着电话内容,给出自己的分析,“估计这一两年会在湖南,湖南军政大权都在他手里,一时半会走不开。再过两年也许会搬到北平吧。”

明楼有种预感,觉得程潜这次十有八九会叫阿诚回家。先前是战时,北伐、抗日、国共,一茬接着一茬,程潜腾不出手来管阿诚也实属人之常情。但现在太平了,程潜又在日复一日地逐渐苍老,想让长子回膝下尽孝,这是顶好的机会了。

人家父子天伦,明楼张不开嘴也没这个脸去阻拦。他只是唏嘘,好日子为什么这么少呢。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第二部分山河乱到此结束,第三部分家国乱下章开启。

评论(16)

热度(102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